台灣版「牛鈴之聲」!人、牛真情流露,令人動容。
擔心被殺 堅持不賣
雲林縣75歲老農梁平因年歲已高,兒女不忍他辛苦耕作,勸他賣掉相伴20多年的老水牛「牛牛」,梁平擔心老牛被殺、堅持不賣,女兒找到「老牛的家」作為牠的最後歸宿。台南縣府人員昨天前來接「牛牛」,老農不捨、淚流滿面,有靈性的「牛牛」知道要與主人分開,遲遲不肯上車,數次以無辜的眼神望著老農,似乎向主人懇求不想離開的心情。
韓國電影「牛鈴之聲」,描述南韓鄉村一對老農夫婦與他們的一頭老母牛的故事,電影上映後引起熱烈討論。斗六市老農梁平與他的老母牛「牛牛」,相伴20多年的故事,則是台灣版的「牛鈴之聲」。
即使耕田等農事已被先進的農機取代,梁平仍堅持依賴「牛牛」,一頭老母牛、一個老農夫,一前一後在田間工作,回家休息時,「牛牛」習慣走到屋後,等待老農拿起水管、朝牠身上噴水,如此日復一日20多年,老農夫婦早把「牛牛」當成家裡的一份子。
但梁平年歲已高,加上脊椎嚴重側彎,子女勸他賣掉「牛牛」,梁平擔心賣了後,「牛牛」會被殺掉、製成牛肉乾而不肯賣,女兒從網路上找到台南縣政府「老牛的家」,梁平參觀後,同意把「牛牛」送到「老牛的家」頤養天年。
割牧草 當牛牛嫁妝
昨天上午,台南縣府人員前往接「牛牛」,梁平像父親要嫁女兒一樣,一整夜睡不著覺,半夜起來跑到牛棚,看著熟睡中的「牛牛」,不捨地撫摸著牠的頭、角及身體,嘴裡念著「牛牛,今晚是妳最後一晚在這裡睡囉!」清晨5時不到,還割了好幾把牧草,當作是「牛牛」的嫁妝。
昨天老農、老牛最後一次合作耕田,「牛牛」彷彿感受到離別的氣氛,特別賣力,像是跟主人說「我不老、我還是很會做事!」梁平不捨地一直撫摸著「牛牛」,一再叮嚀「牛牛,到新厝要聽話,才會得人疼」、「多謝,妳20多年的辛苦」,講著講著抱著「牛牛」的頭痛哭失聲,「牛牛」也將頭依偎在老主人身旁,不捨地撒嬌著。
叮嚀聽話 痛哭失聲
前來接「牛牛」的車子到了,「牛牛」知道要與主人分開,堅持不肯上車,頭部仍然緊靠著主人,無辜的眼神好幾次望著主人,梁平不斷安撫「妳不甘哦,我會去新厝看妳!」「牛牛」還是不肯上車。
梁平知道「牛牛」不願離開,又對牠說「妳不想走哦,放心,我一定會去看妳!」最後還以帆布將車斗蓋住,半推半騙、才讓「牛牛」上車,梁平不捨地一再交代台南縣府人員,到新厝要先幫「牛牛」灑水,不要忘了為「牛牛」準備一桶水,讓牠口渴時可以喝,水沒了要記得加水喔!〔記者黃淑莉/雲林報導〕
文章來源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702/78/28iom.html
21年情難捨 老農淚送老牛安養
七十五歲老農梁平前晚徹夜難眠,半夜撫摸老朋友牛牛自言自語:「今晚是最後一夜…」人牛朝夕相處廿一年的感情,在最後一刻真情流露。當運牛車抵達,老農抱著牛牛的頭老淚縱橫,哽咽道謝:「多謝你幫我做廿一年!」
而老牛似乎知道將離開老農,怎麼也不願上車,終於在第九次推拉時,回頭望眺老家,緩步走上車,牠的心可能也在淌血。
梁平與牛牛是老夥伴,每到種菜季節,人牛倆合作無間,耕耘過一畦又一畦的田。歲月如梭,梁平從五十歲中年人步入老年,牛牛從小牛變成老牛,相聚的日子倒數計時,梁平希望老夥計能頤養天年。
梁平的女兒五月間找到台南縣政府辦的「老牛的家」,但梁平想到分離就心如刀割,決定再等一季,前天下定決心讓牠走。前晚梁平一夜難眠,翻來覆去還是起床探牛,撫摸著牠的頭道別:「今晚是最後一夜,明天就不住這裡了。」
天沒亮梁平就起床,割七捆鮮草給牛牛當嫁妝,悶悶不樂告訴老伴:「真捨不得!」十點半,台南縣府畜牧科長蘇園親自到斗六迎接,當梁平為老牛換上新牛繩、繫上紅采帶,拉牠走出套房時再也忍不住,淚如雨下抱牛痛哭:「多謝你為我做廿一年,給你去享福了…」
梁平忍著淚牽牛牛上車,老牛可能知道此行是分離,忽然發牛脾氣扭來扭去,梁平輕拍牠的頭安慰:「牛牛,乖乖,聽話,我會去看你。」僵持近卅分鐘,老農脫口說要包兩萬元紅包給老牛的家(不去了),旁人都鼻酸。
就在第九次推拉,牛牛不再掙扎,轉頭看了不遠處的家後,一腳跨上貨車,那一刻沒有人歡呼,現場人士都想哭。梁平堅強地囑咐蘇園科長:「一到台南就要給牠喝水,桶子隨時裝滿水。」蘇園保證一定會好好照顧,已經租了台糖地種草,牛牛一定能適應。
當牛牛的座車緩緩開出,梁平不忍目送,悄悄消失於眾人視線,躲回房內痛哭,梁平的老妻代為送行,老阿嬤紅了眼眶說:「比嫁女兒更不捨。」她說,老伴每天一起床就是割草、牽牛,和牛牛感情很深,實在是年紀大了,無法再養牠。
設在柳營鄉德元埤旁邊「老牛的家」,今年五月一日開張,主要是因為台南縣長蘇煥智有感於牛隻終其一生替農民耕種,臨老卻不得善終只有走入屠宰場一途,因而萌發善念,仿榮民之家,讓不忍宰殺老牛的農民,把老牛送到這裡來頤養天年。經費來自各方捐款,目前已經收養三頭牛,加上雲林縣新加入的伙伴,全部共有四頭牛。【周麗蘭、陳易志/綜合報導】
文章來源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702/4/28ial.html
老牛的家 退役頤養天年
耕耘的牛隻年老退役後,多數被宰殺後製成牛肉乾,台南縣政府今年成立「老牛的家」,讓「退役」老牛有一個頤養天年的家。
牛隻在早年台灣農業社會佔有重要地位,大部分農家都會養牛,3、40歲以上的農村子弟,許多人都有放牛、餵牛的經驗,老一輩農民也一再交代子孫,牛對農業有很大貢獻,不要吃牛肉。
隨著耕田等農務被農機取代,耕牛數量所剩無幾,各縣市均只剩下幾百頭,牛耕田畫面更是少見。為使退役的老耕牛免於被宰殺的命運,台南縣政府在德元埤荷蘭村生態休閒園區附近,打造一個「老牛的家」。
台南縣府農業處畜牧科長蘇園指出,「老牛的家」給退役老牛一個頤養天年的家,收容的牛隻有個別履歷資料,包括原飼主、認養人或認養單位名稱,讓民眾清楚了解該隻牛過去辛勞的一面,園區內並設有牛舍、管理室、解說室及病牛隔離舍。
蘇園表示,「老牛的家」今年5月揭牌,包括昨日新加入的斗六市「牛牛」,共有4隻,2隻水牛、2隻黃牛,年齡都超過20歲,牛隻到新家後很快就適應新環境,有專人照顧,原飼主隨時可以前往探視。〔記者黃淑莉/雲林報導〕
文章來源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702/78/28ion.html
記得小時候唸幼稚園時期
家住台北縣新莊鎮 後改成新莊市
地點大概是現在新莊棒球場附近
我很小的時候那裏有一個軍營 還有一片很大的農田與蓮花池
那附近很多農家都有養水牛與黃牛
記得有一次看見主人大概是要賣牛
要將牛趕上貨車
令人驚心的一幕就此發生
親眼見到牛前腳跪地 流淚哀泣
主人拿很粗的木棍猛打水牛
當時年紀小 但也一陣心酸
隱約聽到很多路人都在議論 這牛知道要被賣去殺掉了
水牛淚眼汪汪的大眼 哀號的低哞聲
對照此新聞事件 故事的主角 "牛牛"的境遇幸運感人多了